• 主页 > 体育问答
  • 中国举重、摔跤、柔道选手在世锦赛与亚运会上的表现分析及未来展望

    举重:诸强与中国差距缩小,廖辉李平破世界纪录

    作为金牌队,中国举重队在北京奥运会上贡献了8枚金牌(男4枚,女4枚)。不过,从今年的国际比赛来看,世界顶尖强队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甚至在中国队的一些传统强项上,很多国家与中国的水平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9月,2010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中国大力士共获得14枚金牌,其中男女共4枚金牌。 11月的广州亚运会上,中国举重队夺得八项冠军。男子团体四项冠军与上届多哈亚运会持平,女子四项则比上届少了两枚金牌。

    世锦赛上,中国男子举重队派出8名运动员参加5个级别的比赛,共获得7个冠军,其中2个总冠军。上届世锦赛上,中国男子举重队交出了12枚金牌。 5次总冠军。

    廖辉无疑是土耳其世锦赛最大的亮点。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69公斤级金牌得主,他在上届世锦赛上获得抓举、挺举、总成绩三个冠军。作为卫冕冠军,廖辉因体重过重,在抓举比赛中输给了东道主选手纳伊。他在挺举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实力。最终,他不仅以198公斤的成绩获得挺举金牌,还获得了总成绩冠军。账户下。

    俄罗斯女子冠军柔道冠军名单_俄罗斯柔术冠军_俄罗斯17岁女子柔道冠军

    该项目的挺举纪录是另一位中国名将张国政在2003年亚锦赛上创下的197公斤。廖辉凭借第二挺挺举的惊人表现,打破了张国政的世界纪录,同时也让保加利亚冠军博耶夫斯基保持11年之久的总成绩世界纪录成为过去。值得一提的是,廖辉创造的69公斤级挺举和总成绩世界纪录,也是土耳其世锦赛男子举重舞台上仅有的两项。

    另一个总成绩冠军属于吴敬标。这位21岁的选手以292公斤的成绩登上了56公斤级的最高领奖台,并以132公斤的成绩获得了抓举冠军。北京奥运会冠军龙清泉获得挺举金牌和总银牌。

    在剩下的三个级别的比赛中,中国选手未能获得总冠军。 62公斤级,世界纪录保持者张杰获得总成绩亚军; 77公斤级,吕小军的最好成绩是第二名;在85公斤级项目中,北京奥运会冠军陆勇的总成绩仅排名第五。

    女子举重方面,中国派出了年轻运动员参加全部七个级别的比赛。这7名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0岁,其中4名是90年代出生的。他们在抓举、挺举和总成绩项目上共获得七枚金牌。其中,有两个总冠军。

    这是陈晓婷第二次参加世锦赛。福建姑娘成功举起6个重量中的5个,并获得53公斤级的三枚金牌。她的总成绩比去年的亚军增加了四公斤。 58公斤级选手邓伟表现抢眼。 17岁时,她首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她不仅以237公斤获得总成绩金牌,还以135公斤获得挺举金牌和抓举102公斤铜牌。 。

    此外,在63公斤级和75公斤级以上项目中,中国选手欧阳晓芳和孟苏萍分别获得抓举和挺举金牌,但总成绩仅分别获得第三和第二。在48、69、75公斤级三个项目中,中国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俄罗斯柔术冠军_俄罗斯女子冠军柔道冠军名单_俄罗斯17岁女子柔道冠军

    从本届世锦赛可以看出,世界女子举重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与去年世锦赛相比,七个级别都有所提高。比如48公斤级,东道主老将泰兰以总成绩214公斤获得冠军。这个重量比去年世锦赛的重量还要高。世锦赛增加了6公斤之多。 75公斤级,哈萨克斯坦选手波多贝多娃表现出色,刷新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世界纪录。两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中国名将曹蕾曾是该级别的冠军,但她的状态大不如前。另一位女选手李霞参赛,最终仅排名第五。随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崛起,中国在女子举重方面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小。

    亚运会上,中国举重队派出新老阵容备战奥运会,共夺得8枚金牌(男4枚,女4枚)。最大的亮点是湖南姑娘李萍。四年前的多哈亚运会,李萍以224公斤的体重夺得女子53公斤级金牌,并以103公斤和230公斤的成绩打破抓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亚运会之前,女子抓举53公斤级和102公斤级的最初世界纪录是朝鲜运动员李成熙在上届亚运会上创造的。这次被李平改写成功了。该级别挺举130公斤的世界纪录原本属于李平。广州亚运会后,53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世界纪录均由李平一人保持。 103公斤级和230公斤级抓举及总成绩是广州亚运会举重赛场仅有的两项世界纪录。此外,中国女子举重还获得了48公斤级、58公斤级和69公斤级四个项目的金牌。

    男子举重方面,中国队在多个中小型项目中表现强劲。吴景彪获得了56公斤级金牌,但他285公斤的总成绩在世界上并不突出。张杰击败朝鲜选手金恩国,以321公斤的总成绩夺得62公斤级金牌。奥运冠军陆勇获得85公斤级金牌。 77公斤级,十一运会冠军苏大金因仅一次抓举成功排名第五。他在挺举比赛中三次失败,没有取得任何成绩。朝鲜选手万金哲以总成绩348公斤获得冠军。

    距离伦敦奥运会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举重队想要延续2012年北京奥运会的辉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摔跤:世锦赛、亚运会未获得金牌的年轻选手获得宝贵经验

    在今年的世锦赛和亚运会两项重大国际赛事上,中国摔跤队均未能夺得金牌。在前两届奥运会上,中国队都获得了金牌。放眼伦敦,中国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9月份的莫斯科摔跤世锦赛设有女子摔跤48至72公斤级七个级别,其中奥运会项目为48、55、63和72公斤级。中国队派出7名选手参加各个级别的比赛,共获得一银一铜。只有赵莎莎获得了奥运会级别48公斤级铜牌。赵莎莎是最近冉冉升起的新星。她在世锦赛上首次亮相,表现出色,赢得了宝贵的铜牌。 59公斤级比赛,张兰获得银牌。此外,在72公斤级比赛中,全运会冠军李丹参赛,但她在复活赛中以2-3不敌西班牙选手冈萨雷斯,最终排名第七。男子团体的成绩并不理想。

    本届亚运会,以年轻阵容为主的中国队参加了17个级别的比赛,共获得3银4铜。

    中国女子摔跤队参加了全部四个级别的比赛,四名选手全部首次踏上亚运会。 72公斤级半决赛中,李丹战胜日本摔跤偶像滨口恭子令人印象深刻,但在决赛中输给了蒙古选手纳兰奇·米格尔,最终获得银牌。 55公斤级比赛,张兰获得银牌。 63公斤级复活赛中,陈梦以18秒的成绩击败了两届世锦赛冠军日本选手西卷美代,并在铜牌争夺战中击败了印度选手孔杜。 21岁的赵莎莎在48公斤级四分之一决赛中不幸输给了五届世界冠军、日本老将坂本信,无缘奖牌。

    广州亚运会男子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共14枚金牌。中国男子摔跤获得一枚银牌、三枚铜牌。古典120公斤级比赛,刘德利获得亚军。在古典55公斤级比赛中,李书金获得铜牌。此外,高峰和梁磊在自由泳60公斤级和120公斤级比赛中各获得一枚铜牌。

    纵观2010年中国摔跤的表现,虽然未能在比赛中夺得冠军,但年轻选手们开始逐渐成熟,而这些参赛经历也为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积累了宝贵的比赛经验。

    俄罗斯17岁女子柔道冠军_俄罗斯柔术冠军_俄罗斯女子冠军柔道冠军名单

    柔道:新旧更替尚未完成 女子柔道的优势敲响警钟

    经过2009年的冬眠,2010年成为中国柔道队备战伦敦奥运会的重要一年。不过,在世锦赛和亚运会上,中国队的表现并没有太多亮点,令人担忧。

    今年的柔道世界锦标赛于九月在东京举行。冼冬梅退役,童文处于禁赛期。中国队派出秦茜、杨秀丽、刘焕元等人参赛,最终获得两银一铜。这个成绩也是1999年第11届世锦赛第一名。之后,他再次未能提款。

    21岁的天津姑娘秦茜今年在世锦赛上首次亮相。她参加了78公斤级和无差别级比赛。她在两项比赛中都获得了银牌。在无差别的半决赛中,秦茜淘汰了雅典奥运会冠军、日本老将冢田真希,但在决赛中输给了另一位日本选手杉本美嘉。无差别比赛中,秦茜在决赛中再次遭遇杉本美嘉,但再次落败,获得第二枚银牌。北京奥运会冠军杨秀丽获得78公斤级铜牌。此外,刘焕源在78公斤以上级比赛中排名第五,张丽川在52公斤级比赛中排名第七。

    男子线八个级别中,只有小将王皓在无差异化的比赛中排名第七,令人瞩目。其他选手均被挡出八强。

    柔道高手大多分布在亚洲,称亚运会为世界级赛事并不为过,但中国队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与日本队的7枚金牌、韩国队的6枚金牌相比,主场作战的中国队只获得了两次冠军。 28岁老将刘焕源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中击败韩国选手金耀尔,夺得无差别金牌。吴树根登上48公斤级冠军领奖台。

    备受关注的秦茜再次征战世锦赛78公斤级决赛,输给了杉本美嘉。杨秀丽在78公斤级半决赛中被韩国名将郑景美击倒。

    男子方面,首次参加亚运会的王皓在100公斤以上级首轮和无差别级半决赛中分别输给了韩国选手金秀完和伊朗选手罗达基。此次广州之行,中国男子柔道60公斤级铜牌仅有阿拉穆斯一人获得。

    中国男垒在奥运会上尚未获得奖牌,最好成绩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第五名。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由于主办国的身份获得了男垒的全额名额,但没有获得奖牌。一名进入前八名。 2008年底被派往日本训练的王浩,给了人们一线希望。

    自1992年女子柔道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中国队在历届比赛中都获得了金牌。五届获得八枚金牌,综合成绩仅次于日本。其中,最大类别获得了四枚冠军,这是奥运会设立女子垒球比赛项目以来,单支球队在一个类别中累计获得金牌数最多的成绩。 2006年多哈亚运会,中国柔道队获得5枚金牌、4枚铜牌。北京奥运会上,以3金1铜的成绩创造了历史最佳战绩。但此后,全队队员都在备战全运会。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选手已经在国际比赛中经历了一年的训练。全运会结束后,中国女垒运动员的新老更替尚未完全完成。 。如今,距离2012年伦敦奥运会只剩下一年半的时间了。如何加快新老队员更替,找到领军人物,努力恢复辉煌,是中国柔道队面临的重要问题。 (张怡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qwvlaw.com/html/tiyuwenda/9172.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