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顶级运动品牌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货架上,更是赛场上。
世界大赛的舞台不仅是运动员之间的较量,也是不同运动品牌的“商业战场”,也是品牌用专业技术为运动员赋能的科技游戏。因此,在考虑量化数据的竞技体育赛场上,成绩和排名往往比商业广告更有说服力。
以马拉松为例。阿迪达斯和耐克曾经是运动员最喜欢的“战靴”。阿迪达斯长跑队签约了多名马拉松世界纪录创造者; 2020年伦敦马拉松精英赛冠军和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冠军均选择了耐克。
不难看出,冠军脚上的“鞋”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品牌的地位。但遗憾的是,国内运动品牌在国际顶级马拉松赛事中却很少见到。
国内运动品牌一直在苦练内功,选择在细分领域长期发展。随着国产运动品牌销量逐渐超越耐克、阿迪达斯,也开始在顶级赛事中崭露头角。
7月18日,在俄勒冈世锦赛女子马拉松比赛中,厄立特里亚小将纳兹雷特·韦尔杜以2小时20分29秒的成绩打破了个人最好成绩,并打破了保拉·拉德克利夫在2005年赫尔辛基世锦赛上创下的原赛会纪录。 (2:20:57)。这次,她脚上穿的不是阿迪达斯,也不是耐克,而是一双亮粉色的特步 160X 2.0。特步成为唯一进入跑鞋十强的中国品牌。
在顶级马拉松赛事中,中国品牌终于打破了阿迪达斯和耐克的垄断。这背后,特步做对了什么?
特步打破外资垄断,
开启中国马拉松2.0时代
只要你留心,你就会发现你身边奔跑的人越来越多。凡是热爱跑步的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赛马梦。当戴上计时芯片、系好鞋带后,每个跑者都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1月至11月,中国共举办马拉松赛事1072场。与2016年相比,增幅超过90%,属于快速增长。
当时马拉松的整体流行来自于中产阶级对健康和健身的重视,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胡润研究院与中航集团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高净值个人健康指数白皮书》显示,超过60%的富人存在“亚健康”症状,64%的高净值人群选择“跑步”作为改善健康的一种方式。
另一方面,国际品牌打造品牌知名度,持续投资消费者需求。当时,北京马拉松和上海马拉松几乎吸引了全国大部分跑者。耐克和阿迪达斯也在展开军备竞赛,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不断提升组织规模、赛事细节和二次传播质量。
在当时的跑步赛事中,哪怕只是五公里赛跑,你都会看到国际品牌的跑鞋占据了各个级别跑者的脚下。两个品牌也都掌握了跑鞋的核心技术。 2015年到2019年,我们可以称之为国际品牌主导的“马拉松1.0时代”。
改变正在悄然发生。近年来,国内不少运动品牌都开始研发专业跑鞋。特步作为领头羊,正在逐步打破这一局面。
据悦跑圈数据显示,2019年厦门马拉松,耐克、阿迪达斯一度统治了86%精英跑者的脚,只有4.2%的精英选择了特步;截至2021年,精英跑者选择特步的比例为51.03%。
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选拔赛徐州马拉松比赛中,特步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男子组前九名中有七人佩戴特步旗舰产品160X PRO。玩家经常选择哪款跑鞋,也代表了品牌在专业路跑市场的认可度。 160X PRO也成为了《RUNNER'S WORLD》2021年的“年度推荐”,它在这本全球跑步领域权威杂志中的“亮相”意味着其产品性能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特步的足迹也逐渐从国内赛事拓展到国外顶级赛事。 2019年,160X一代跟随董国健征战柏林国际比赛,随即刷新了近15年来中国现役男子马拉松的新纪录。 2022年4月开始,Nazret Weldu开始穿着特步跑鞋训练。经过三个月的反复训练、测试,她最终选择在世锦赛这样最具价值的赛场上穿着特步160X 2.0,并再次刷新了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
世锦赛是各项单项最高水平的舞台。一直以来,它都是竞技水平最高、高水平运动员覆盖范围最广、传播影响力最广、营销价值最突出的单项赛事。世锦赛后,以特步为代表的国产运动品牌正在逐步开创中国马拉松的“2.0时代”。
打造好的跑鞋需要十年时间,就像跑马拉松一样
事实上,不少运动品牌都看好跑鞋业务。除了阿迪达斯和耐克之外,亚瑟士、美津浓、索康尼、布鲁克斯、NewBalance都推出了长跑竞速鞋,并被顶级运动员穿着。
在国内,国产品牌也推出了长跑竞速鞋。但有趣的一点是,从商业角度来看,跑鞋业务相对容易做,因为它有非常明确的使用场景和目标消费者;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跑鞋,尤其是专业竞速鞋,难度呈指数级增长。消费者对于佩戴体验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大众对跑步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科学跑步的意识越来越强,跑者对专业跑步装备、专业产品技术和工艺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这就需要运动品牌在跑鞋赛道上进行持续、专注的投入,而不仅仅是一时兴起。
2013年,阿迪达斯凭借Boost中底技术一马当先,随后耐克推出超轻气垫技术ZoomX、创新缓震材料React等,后来居上。为了保证跑步者在运动中获得更好的表现,竞速跑鞋必须不断追求脚底的有效反馈,在专业跑鞋技术上不断创新。
在近年来的马拉松赛事中,“碳板”跑鞋因其轻便、支撑稳定、抓地力强等特点成为运动员的热门选择。特步在这项技术上不断完成突破。特步160X进入世界田径协会认证的碳板跑鞋名单。
2015年,特步投资建设世界一流的跑步科学实验室X-Lab。这个实验室的职责是进行产品物理性能和生物力学测试等实验,并根据测试结果不断打磨产品,直到达到市场标准。
X-Lab拥有奥运会级别的专业田径跑道,不仅模拟真实的跑步场景和跑步者的步态,还搭载了来自6个国家的精密设备,包括日本的Photron高速摄像机、法国的同款模拟软件达索航天飞机,以及英国VICON三维红外捕捉系统。仪器,它们被汇聚成跑步者的大数据,成为特步打造中国顶级跑鞋的基础。 X-Lab还配备了3D打印设备,将模具原型制作的时间成本降低到以前的百分之几。研发效率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Nazret Weldu 脚上的 160X 2.0 来自 X-Lab。
近年来,特步也陪伴了众多运动员的成长。中国马拉松赛事的顶尖运动员——董国健、彭建华、杨少辉都穿着特步跑鞋创造个人最好成绩,陪伴特步一路迭代升级。 2019年,董国健穿着160X一代跑在柏林的赛道上。两年后,在东京奥运会马拉松中国选拔赛中,他穿着特步跑鞋赢得了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
《RUNNER'S WORLD》对特步 Racing 160X 的评价——能量回馈表现出色,平均值接近 80%,超过了实验室测试的跑鞋的 99%。
除了技术上的投入之外,打造一双好的跑鞋还需要像跑马拉松一样的耐力。特步160X经过数千场专业比赛的验证和打磨。经过10年的产品迭代升级,才取得今天的成绩,从国内赛场走向世界赛场。特步也从一个大众认可的普通运动品牌转型为跑鞋领域的专业品牌。
中国速度“加速”
制作专业跑鞋,或者说赛车跑鞋,只是特步的第一步。
基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马拉松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群众体育赛事”之一。但中国马拉松仍处于“大而不强”阶段。邻国日本接连打破亚洲男子马拉松纪录,日本选手跑出2小时10分钟以内的成绩纷纷涌现;基普·乔格将男子马拉松世界纪录提高到2小时01分39秒。
中国马拉松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的最好成绩是2小时08分28秒。
要想成为真正的马拉松强国,需要联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加大对跑步领域的政策和财政投入,特别是运动品牌,通过赋能体育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 。耐克于2001年推出“俄勒冈计划”,该计划旨在帮助提高美国中长跑水平,打造马拉松跑者群体。
特步也长期支持马拉松运动。自2007年起,特步作为顶级战略合作伙伴,一直赞助厦门马拉松赛。特步也支持厦门马走向国际舞台。 2021年,厦门马成为继上海马拉松之后第二个荣获“世界田径精英白金标签”的国内赛事。
目前,特步是大中华区赞助马拉松赛事最多的运动品牌,并成为中国田径协会“中国马拉松官方合作伙伴”。截至目前,已赞助、组织了1000余场跑步赛事和活动,服务超过500万跑者。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亿公里。
此外,特步在多个层面上激励精英运动员。 2019年底,特步与中国田径协会联合发布“中国全民赛跑”战略。其中,“中国赛”战略旨在鼓励马拉松跑者提高竞技水平。
特步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特步已帮助38名中国运动员获得207项冠军成绩; 2021年中国马拉松前10名运动员中有7人佩戴特步;在2021年世界田径白金标签赛事厦门马拉松上,特步跑鞋击败耐克,位列精英跑者穿着率第一。
除了赞助马拉松、帮助职业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外,特步还成立了跑步俱乐部和跑步团体——Tepa Clan,服务数百万中国跑步者。目前,Tepa在各地设有210多家分会,覆盖25个省份,会员超过140万。特跑者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跑者群体。
在这样的氛围下,中国马拉松或许很快就会告别“大而不强”的局面。中国运动品牌也应该利用这一潜力,参与国际顶级赛事中顶级品牌的“竞争”。对于特步来说,将“跑步”战略进行到底,也将成为这个运动品牌的一场“商业”马拉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qwvlaw.com/html/tiyuwenda/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