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前,我们对马拉松运动的消费进行了分析研究。马拉松对经济的直接影响是相当大的。
“马拉松经济”一般认为包括四大收入来源:赞助商投资、报名费等赛事本身产生的收入,基于赛事产生的主会场租金和酒店住宿的载体经济,以及赛事产生的收入。通过出售赛事转播权产生。媒体收入,以及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延伸文化旅游消费。
以上海马拉松为例。 2019年,上海国际马拉松吸引了来自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的3.8万名跑者参赛,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28亿元。 2020年启动时,国内仅9000人开始跑步,共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943万元。人均直接经济效益下降主要是交通费和住宿费减少所致。因此,“住宿”和“出行”是跑者参加马拉松比赛时的消费大头。
具体到个人跑步者来说,一双跑鞋一般覆盖700-1000公里的范围。平均一双鞋的价格在1000元左右,一年大约需要购买2-3双。年轻跑者在选择装备时更注重时尚。跑鞋、运动套装、运动手表、运动耳机等等,在我开始跑步之前,装备采购已经花费了5000元左右。现在的跑者除了装备之外,还要花钱去参加一些训练营。
除相关体育用品行业外,本届马拉松组委会还销售限量版可定制周边产品、服装配饰、家具以及与马拉松产品相关的电子周边产品,如帽子、头巾、运动衫、马克杯等。
尼尔森运动队对中国马拉松跑者的消费进行了调查,发现2020年中国跑者人均花费为11418元,主要用于跑步装备和赛事报名。据跑步领域权威杂志《跑步者世界》统计,在跑者50年的跑步生涯中,美国跑者的平均终生消费约为56942美元。
马拉松是一项中产运动,成本也不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qwvlaw.com/html/tiyuwenda/9125.html